中国燃气轮机专利申请加速
从国内来看,我国在重型燃气轮机行业的专利申请进入了高速增长期。从2009年开始中国专利年申请量快速增长至700件以上,呈现‘增速加快’的发展态势。国外申请人通用电气、阿尔斯通、三菱重工和西门子的申请数量逐年增多并呈稳步上升趋势,成为申请的主力。截至2013年5月30日,重型燃气轮机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为6586件。”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 《燃气轮机专利分析报告》(简称《报告》)中,燃气轮机专利申请成为一大亮点。
在《报告》课题组成员董喜俊看来,我国燃气轮机技术落后于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国内企业研发起步较晚,缺乏技术储备。另一方面,国外公司已构建了较为严密的专利网络,我国企业短时间内很难打破国外公司的专利壁垒。 燃气轮机整体技术仍落后于人 作为继蒸汽轮机、内燃机之后的新一代动力装置,燃气轮机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于一身,被誉为装备制造业 “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尽管我国燃气轮机“以市场换技术”取得了一些收获,但由于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大部分国内电厂的重要产品还主要依赖国外厂商。 “由于我国燃气轮机国产化程度低,现阶段我国多数已建、在建电站均采用国外设备,使得国内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受到制约,构建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产业显得尤为重要。”中商情报网产业研究院行业研究员马思明在接受 《中国电力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我国燃气轮机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由于国外企业对燃气轮机的技术垄断,相关企业需支付高昂费用。 “我国四大燃气轮机厂的专利申请数量不多。由于我国企业与外方合资,中方主要从事组装业务,从事研发活动较少,而国外企业不但坚持不转让技术,甚至连关键的部件也不在中国生产。虽然目前燃气轮机国产化率正逐步增加,但我国燃气轮机产业的整体技术现状仍处于落后于人的尴尬局面。”董喜俊如是说。 此外,国内专利申请人还存在技术研发与市场脱节的现象。《报告》显示,燃气轮机技术领域的国内专利申请人主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专利申请量并不占优。与国外以公司为创新主体的情形相比,国内申请人的燃气轮机专利有相当一部分掌握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之手,专利技术转化、应用的不多。 差异化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 近些年,我国虽然采取“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引进当代先进F/E级技术,但对于热端部件制造,外方坚持不转让任何技术。因此,对于叶片、喷嘴等热端部件的核心技术,国内企业和研发机构应当多借鉴国外几大巨头的专利公开信息,在其基础上有选择地进行创新,争取早日掌握核心技术,提高我国燃气轮机叶片的水平。 “国家层面确定技术路线,制订整体计划,明确计划目标,为我国燃气轮机行业发展开了好头。而除此之外,行业内建立共性技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以大型企业为依托完善产学研机制,建立中试 基地实现资金配套,培养专业研发人才,对于行业发展也会起到助推作用。”马思明说。 《报告》显示,目前,燃气轮机正朝着大功率、高效率、低排放、燃料多样化及长寿命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集中体现在提高压比和涡轮初温,提高整机性能;拓宽燃料适应性,实现多种能源高效、低碳利用;采用新型燃烧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满足环保要求;采用先进循环和先进设计技术,部件及整机效率不断提高;研制新型高温材料,采用先进冷却技术,提高热端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 “未来燃气轮机作为国内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其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董喜俊表示,虽然中国在燃气轮机行业的专利申请已进入高速增长期,但国内申请人主要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申请量并不占优。因此,要想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国内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攻克核心技术,全面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逐步打破国外巨头的专利封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