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开工
11月4日上午,“我宣布‘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正式开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的一声令下,1000千伏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和±800千伏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正式开工。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王禹民表示:“工程对于保证京津冀、长三角用电需求,缓解环境压力意义重大。”据了解,这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首批获得核准并率先开工建设的特高压工程,拉开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国网“四交四直”特高压全面加快建设的序幕,标志着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和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促进锡盟、宁东等能源基地开发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舒印彪指出:“‘两交一直’工程是促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工程,淮南—南京—上海、锡盟—山东、宁东—浙江特高压工程,是连接两淮(淮南、淮北)、内蒙古、宁东能源基地和东部负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将大幅提高锡盟、宁东等能源基地的外送能力和华东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实现能源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据了解,“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总投资683亿元,新增变电(换流)总容量4300万千伏安(千瓦),新建输电线路4740公里,将全部于2016年竣工投产。 其中,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皖、苏、沪3省(市),变电容量1200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2×780公里,工程投资268亿元;1000千伏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途经内蒙古、冀、津、鲁4省(区、市),变电容量1500万千伏安,新建输电线路2×730公里,工程投资178亿元;宁东—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途经宁、陕、晋、豫、皖、浙6省(区),换流容量1600万千瓦,线路全长1720公里,工程投资237亿元。 “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将与已投运的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特高压直流工程、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实现华东“强交强直”的特高压电网格局,有效缓解长三角地区短路电流大面积超标的问题,提升电网的安全稳定水平,增强华东电网抵御重大事故的能力,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运用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涉及13个省、区、市,规模大、战线长、工期紧、任务重,与铁路、公路交叉跨越多,建设和协调难度大,需克服多重困难。 其中,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交流工程是迄今规模最大、难度最大的特高压交流工程,苏通长江大跨越单塔重量和基础混凝土量均为世界第一;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工程建设既要充分应用特高压输电成熟技术,又要考虑抵御自然灾害,方便施工和运行,确保安全可靠,装备的技术性能均要求达到国际同类装备最高水平…… 可以说,“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是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创新工程,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特高压和电力电子等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提高国内电工装备制造水平,持续提升我国在世界电网技术和电工装备制造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是推动清洁发展的绿色工程,将大幅增强西部和北部风电等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和消纳能力,在控制东中部火电规模、解决雾霾问题、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舒印彪指出。据介绍,“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建成后,可向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增加送电能力2600万千瓦、增加电量约1500亿千瓦时,每年减少东部地区电煤消耗7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硫35万吨、氮氧化物18万吨、烟尘排放4万吨。 此外,“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还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关键工程。据测算,3项工程可提供就业岗位近6万个,带动装备制造业产值增加约246亿元,带动电厂、煤矿投资约2000亿元,有利于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提高东部地区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